来源:明源地产研究院|mydcyjy|责任编辑:徐园园|选稿:胡sir
一、厨房里的收纳
(1)操作台后方的收纳墙。
如果厨房的宽度允许的话,一个进深550mm,宽度为2米的收纳墙能够大大增强厨房的储藏能力。从上图中可以看到,这个收纳墙被进行了非常有效的划分:
左侧:电器、生活用品区
右侧:餐具、杂物
(2)食品储藏库
需要冷藏的食物放在冰箱,不需要冷藏的食品,例如大米、干面条、包装食品饼干等等,就可以储存在食品库中,这是很多日本住宅中厨房设计中的思考点。这个空间可大可小,大的食品库甚至可以步入,如下图。
而小的话仅需500×600mm左右的尺寸,就足以存放大量的食品了。对于一些体积较小的食品来说,500mm的进深其实是非常富裕的,也会导致隔板深处的部分使用效率降低。提高其收纳能力也可以通过不同的隔板设置来解决。例如下图:
(1)电视墙后的收纳间
对于宽度窄而进深长的房间来说利用效率可能会下降,但是如果设置两个出入口形成环线的话,能够大大提高其利用效率。如下图,在电视墙的背后设置狭窄的储藏间,并且设置环形流线的出入口:
一方面架子可以放置杂物,另外还可以设置简单的工作台,能够坐下来整理房间,对于妈妈来说也是很体贴的设计吧?
(2)与玄关共用的通过式收纳
进门之后,主人可以通过玄关的收纳间进入客厅,收纳间既可以作为玄关收纳储藏进门的时候的各种行李,也能够作为客厅收纳的一部分,便于随时处理客厅杂物。如下图。
(3)客厅餐厅的收纳墙
类似于厨房中的收纳墙,客厅餐厅中也可以考虑将一部分墙面作为收纳利用,收纳柜进深大约为450~550mm左右。墙面可以通过灵活的划分和布局,融入收纳、工作台等功能,对于小户型来说可以大大提高客厅餐厅的使用效率,丰富其功能。需要注意的是,应当确保餐桌到柜子面板之间的有效距离在800mm以上,过于狭窄的空间不利于愉快地坐着用餐。例如下图:
或者这样的:
例如,在上图的布局中,综合考虑了3种类型的收纳方式,解说如下:
▲ 客厅的通过式收纳间
如上图,在空间紧凑的情况下可与其他房间公用形成共用衣帽间的形式,大衣、杂物、甚至家电等都能够方便的储藏起来。
▲ 客厅用收纳墙
常用的物品家电,如吸尘器、杂志等需要随时取用和存放,因此不纳入收纳间而采用收纳墙的形式。
▲ 厨房用收纳墙
可参照厨房说明,不赘述。
上图中总结了一些卫生间/洗面室中常见的需要收纳的物品。其中存放的物品有三类:家具(例如马桶,洗衣机等)、常用物品(例如洗面用品)、临时存放物品(例如换洗衣物)和储备品(例如消耗品的洗衣粉等)。因此,收纳空间也需要包括常用品空间、临时存放物品的空间和储备品空间三种,并充分考虑家具的必要尺寸和换衣等行为的空间。这些空间的特点在于:
①常用物品:能够根据平时使用的习惯分类摆放,并且距离使用的空间近,取用便捷。这一点很好理解,比如洗面奶需要放在洗脸池附近,如果有多种洗面奶,则尽量避免东一支西一支,尽量统一摆放便于寻找。并且由于各种物品种类繁多尺寸又不同,在设计上需要特别精细的考虑。
②临时存放物品:因为需要快速的取放,因此需要离动线近,距离活动空间近,顺手。例如换洗衣物,最好在更衣的空间里就有个架子,不用太大,只需要能够顺手把换下的衣服放下就行。如果能将换下的脏衣服和干净的衣物作个区分就更好了。
③储存品:需要分类但是不需要分类过于详细,比起便捷更需要收纳量大,能够保证货存充足。各种物品的需要量不同,对于储存的需求也不尽相同。总结如下:
上面这张图中,左边是使用频率,右边是是否需要储藏备用品。经常使用的物品尤其容易杂乱,需要优先给它们设置便于取用的收纳空间。
2. 夹缝中求生存的收纳空间
在收纳中有一个原则,就是尽量少让物品露出来。如果是开敞式的架子的形式,就尽量想办法让物品的形状和颜色统一。这就意味着,让洗面台上放置的物品尽量减少,甚至消失。在设计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能够有效利用边边角角的空间,并且把握好需要收纳的物品的尺寸,确保最高效的收纳设计。
上图是一个很常规的卫生间/洗面室的收纳设计方式,主要的收纳场所在于:
①洗衣机上方:收纳毛巾和常用的洗涤用品,如洗衣粉漂白剂等。洗衣机附近设置临时换洗衣物的收纳筐。
②洗面台下方:洗面台的宽度较大,基本能够做到600进深,相对来说收纳空间充裕,但是因为取用不是特别方便,适合存放储备品。另外由于尺寸大,脸盆等较大的物品也可以放进去。
③洗面台上方:洗面台的进深有600mm左右,但是实际上洗脸的时候,只要弯腰时头不撞上墙,还是有大约150mm左右的空间能够做成收纳。而常用的化妆品、洗面奶甚至小型的电吹风等仅需100mm就可以收纳,因此,恰好可以有效利用镜子后面的空间,作为洗面用品的收纳空间,取用也非常便捷。
④卫生间马桶上方:和洗面台类似的,上厕所的时候只要站起来不撞头,有充分的空间能够坐着就行,因此后方的墙壁也是有一部分可以利用的,以保证卫生间里充足的卫生纸和清洁剂的储备。
在设计中,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典型的收纳场所之外,根据收纳的物品的尺寸不同,同时能够充分利用屋子里的空间,做出了如下的A,B,C三处收纳的设计。
收纳柜A的进深和洗面台齐平,能够做到600左右,因此有足够的空间收纳衣架。又由于其靠近更衣的场所和洗衣机,因此换洗衣物的临时储存也设置在这里。下方设置换洗衣物的筐子,门留出一定的空间,能够把脏衣服扔进去,也能够藏起脏衣服,便利且能够确保屋子的整洁度。另外,主要的情节用品的收纳全部设置在洗面台下方的收纳柜中。
收纳柜B和C以毛巾和睡衣为主。B进深较浅,主要存放毛巾,以及洗澡后穿的干净衣物。下方可以挂3块大浴巾,不设门,便于洗完澡直接取用。C主要存放睡衣,下方设置体重计的存放空间。(据说有洗完澡称净重的习惯,哈哈)
最后大概是这么个样子。
4. 总结:卫生间/洗面室收纳设计的原则
冒充一下论文,总结一下上文中提到的一些要素吧:
注:本文来源:明源地产研究院|mydcyjy,转载请联系原作者,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及时删除。招聘新媒体编辑 简历发 hr@1yiu.com。
评论列表